- · 《长春大学学报》栏目设[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数据库[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收稿方[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投稿方[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征稿要[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刊物宗[05/20]
方长春:我更认同针对“第三类劳动”进行单独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将劳动按照从属劳动和独立劳动进行“二分”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做法。 按照“劳动二分”法可以区分出两类法律主体,即劳动者与民事主体。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方长春在《
将劳动按照从属劳动和独立劳动进行“二分”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做法。按照“劳动二分”法可以区分出两类法律主体,即劳动者与民事主体。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方长春在《学术前沿》撰文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在诸种新就业形态中,存在大量的以自然人的身份、以个体化(而非组织化)的方式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上承接工作事项的劳动者。对于这类劳动者而言,按照现行的做法,他们的劳动通常被划归为独立劳动,他们无法像从属劳动的劳动者那样,将其劳动权益保障的部分责任诉诸所谓的雇主。
相对而言,考虑到第三类劳动的部分从属性,我更认同针对第三类劳动进行单独立法,由此建构起从从属劳动到准从属劳动,再到独立劳动的完整的、具有层次性的劳动权利保障体系。考虑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从业人员个体层面和社会整体层面的重要性,“迎难而上”恐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就业方式、工作方式,以“去雇主化”“多雇主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有别于传统标准化就业的各种新就业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在我国亦是如此。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方长春
尽管近期国家出台多项关于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保障相关从业人员权益的政策文件,但在涉及劳务受领方责任时,也只能是鼓励,而非强制。按照劳动从属性,由于平台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自主性,相关从业人员通常被认定为独立劳动者。然而,无论是司法实践还是经验研究都表明,平台劳动尽管可能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从属性,但一定程度上的从属性的存在又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平台劳动具有准从属性,平台劳动,特别是以自然人的身份、以个体化方式从平台承接工作事项的从业人员的劳动,可以称为介于从属劳动和独立劳动之间的“第三类劳动”,是一种介于“雇员”和“独立协议人/独立承包商”中间的“准雇员/类雇员”。
受到从属劳动—独立劳动,及劳动法—民法二分思路的影响,就第三类劳动者权益保障而言,要么将他们“推向”雇员一侧,坐实劳动关系,让其接受劳动法的保护;要么将其“推向”独立劳动一侧,并在当前以灵活就业人员的方式保障其权益。
在政策实践过程中,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得到积极尝试,相关措施也将得到进一步精细化。然而,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局限性。这两种方式所体现出来的“非此即彼”的逻辑没有突破既有的法律框架和既有的劳动二分框架,其最终效果也不容乐观。
文章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ccdxxb.cn/zonghexinwen/2022/0810/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