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春大学学报》数据库[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栏目设[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刊物宗[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征稿要[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投稿方[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收稿方[05/20]
稳国家、赈灾民、保粮价,中国古代平抑物价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贺清令,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古代中国作为农业国家,粮食安全关系着一个王朝的稳定和兴衰,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各个王朝可谓煞费苦心。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常平仓
作者:贺清令,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古代中国作为农业国家,粮食安全关系着一个王朝的稳定和兴衰,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各个王朝可谓煞费苦心。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常平仓制度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被历朝历代所沿用。
常平仓制度起源于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便是平籴法。推行平籴法,政府起着主要的作用,在粮食收成好的年份,政府以平价收购粮食,等灾年或者粮食歉收时,再将此前收购的粮食以平价卖出。李悝的平籴法让魏国获益匪浅,逐渐走上争雄之路。正是由于效果十分明显,这种方式也就逐渐被后代的统治者所采用。
从常平仓制度的历史演变来看,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战国初设,到东汉末年,是常平仓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汉武帝统治时期,桑弘羊在借鉴李悝、范蠡等人的经验上,首创平准法,其原理与平籴法类似。但是汉元帝时期,朝中大臣借口常平仓与民争利,故被废除。东汉时期常平仓也是争议不断,没能成为一种常制。两晋到隋唐时期,是常平仓的发展时期。晋武帝在统一全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广常平仓制,效果颇为显著。在这一个阶段,不止中原王朝在全国推广这一制度,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开始学着逐渐去运用,诸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时,便向中原地区学习常平仓,并在北魏一直沿用两百余年,对当地影响不可谓不深刻。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全国流民激增,这是常平仓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两宋时期是常平仓制度发展的高潮期,这一阶段的不再局限于简简单单的是全国的粮食调动,而是扩展用于调控全国市场,其中最明显体现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所推行的青苗法,其实质上也是常平仓原理的应用,这对当代中国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明清时期,常平仓逐渐走向没落,废置不常。
那么常平仓到底有何作用呢?概括而言,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经济功能和公益功能。就经济功能而言,常平仓的推行有效的防止商人投机倒把的行为,将粮食尽可能的控制在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政府手中,避免“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从而达到稳定封建经济的作用,于百姓于国家都是利大于弊。其公益功能主要体现在灾年时期,通过常平仓这种手段将粮食发放给百姓,这是最直接的方式。除了这种方式之外,常平仓制度通常是以提供附加性的方式来援助百姓,诸如以极低的利息给百姓提供种子、耕作的工具,让其能顺利度过灾年。另外,国家也经常以“以工代赈”的方式缓解危机,即百姓为国家做工,国家通过常平仓为百姓发放一定的薪酬,这既可以带动农业时代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以缓解百姓的压力。
总而言之,常平仓制度的作用远不止于经济功能和公益功能,其在社会方面、政治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历代统治者非常青睐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张晓纪:《浅谈西汉常平仓》?,《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李汀:《我国古代常平仓制度公益功能和经济功能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3.孔祥军:《两宋常平仓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赵培文
文章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ccdxxb.cn/zonghexinwen/2020/070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