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春大学学报》栏目设[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数据库[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收稿方[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投稿方[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征稿要[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刊物宗[05/20]
大学参与式教学内涵形态和策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 引言 参与式教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最初产生于社会学理论,后被引入教育学领域,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一 引言
参与式教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最初产生于社会学理论,后被引入教育学领域,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进入我国。参与式教学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互动性,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国家政策将“参与式教学”写入了政策文本,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国家政策导向有力推动了我国大学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改革以及相关理论研究。
二 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关于参与式教学的内涵,有生理和心理能量投入[1],生理和心理参与[2],身心能量投入[3],行为、情感和认知的有机参与[4],学生的“在场”和活动结果的共生[5],师生交往互动以及认识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等多种代表性观点[6]。还有学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泛指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和情感态度的培养[7]。还有学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师生信息交流对话与评价反馈机制,运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设计富有趣味、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教学[8]。上述观点要么过于宽泛,要么过于具体,要么偏离了教学谈参与。根据定义的属和种差关系,讨论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应在教学范畴框架下进行,要符合教学规律,服务教学目标,基于教师指导。鉴于此,本文将参与式教学内涵定义为: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采用或通过个性化的行为、认知、情意、价值等介质或资源,参加、介入某种特定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思想、理念、模式或方法。
从概念内涵来看,参与式教学中的“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是学生参与到教师所指导、引导下展开的学习活动中,因此,参与式教学的“参与”具有主体性、互动性、合作性、共生性等特点,其中主体性是第一位的,没有主体性,也就没有良好的互动性、合作性、共生性。因此,参与式教学的“参与”是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从概念发展历史来看,参与式教学理念的兴起和得到广泛传播,就是因为其反对将学生当作对象化客体而存在,反对被动性学习、灌输式教学,倡导主体性、主动性、互动性、合作性学习。因此,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
从参与或投入的“物”来看,学生参与可以是行为的参与,也可以是认知、情意和价值的参与。行为的参与包括五官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参与,比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看书、听课、朗读、动手写字或做实验、体育艺术课程的身体训练;认知的参与比如在教师指导下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进行接受、贮存、提取操作或进行记忆、想象、思维活动;情意的参与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态度情感发生变化、产生情感共鸣和心向、意志力产生变化等;价值的参与指学生对于教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观点或对于某一特定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或价值认同等。显然,最理想的参与是行为、认识、情意和价值的协同参与。从更为具体分析来说,对于大学生来说,最有深度和最高级的参与是思维的参与,特别是基于抽象思维而完成的参与创新;而对学生产生最稳定和最持久的参与是价值的参与。
大学教学是面向青年一代的复杂的社会和科学实践活动,因此,参与式教学的合理参与应是合目的性、规律性、法律性、伦理性、人文性、艺术性的参与。合目的性指学生参与要符合预定的教学目标和预定总体教学设计,否则参与就是盲目的、甚至脱离正常的教学轨道;合规律性指学生参与的方式、方法、过程以及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方式方法要符合教学规律、知识发展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合法律性指学生参与要符合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教学管理制度等;合伦理性指学生参与要符合现代社会师生伦理关系而不能出现反伦理行为;合人文性指学生参与应是符合人性化的、尊重生命和关注独特情感个性的。此外,理想的参与式教学还应具有艺术性,指学生参与因教师、学生自身、学习内容、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应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一门艺术,因此理想的参与式教学具有艺术性,既有方法也无定法,既有规范也需创新。
文章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ccdxxb.cn/qikandaodu/2021/0710/734.html
上一篇:融媒体时代下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发展的应对
下一篇:大学技术转移转化政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