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春大学学报》栏目设[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数据库[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收稿方[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投稿方[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征稿要[05/20]
- · 《长春大学学报》刊物宗[05/20]
激活报人精气神 释放党报新动能 ——地方党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进入互联网时代,地方党报不仅不再辉煌,而且困境重重,集中体现为:一是传统的发展道路堵死了,如何转型尚在艰难探索中;二是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缺少进取意识,失去前行动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地方党报不仅不再辉煌,而且困境重重,集中体现为:一是传统的发展道路堵死了,如何转型尚在艰难探索中;二是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缺少进取意识,失去前行动力,被困难束住了,在一些人身上产生了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的现象;三是走到了地方党报改革的十字路口,方向选择已经不可回避,但这已经不是地方党报人的一己之力所能为。因而,地方党报该如何逆境重生成为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长春日报社在困境重重中,坚持优先激发党报人的精气神,优先解决“民生”诉求,推动报社在“逆境重生”中迈出重要一步。
探因:地方党报何以由盛转衰走向重重困境
地方党报由盛转衰,是由复杂因素构成的,而不仅仅是因为新媒体的出现。把衰落归结为技术进步和市场分化,只是一种不敢正视历史和现实的懦夫行为。
地方党报自主创新的速度滞后于技术进步。时代进步是以技术进步为标志的。与所有社会实体的生存发展一样,地方党报的生命力,也来源于自我纠偏、自主创新、自我成长的机制。然而,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快速变化,远远超越了地方党报自我革新和成长的速度,地方党报创新速度滞后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在迅速变革的时代面前,显得无所适从,力不从心,问题和矛盾自然暴露无遗,这是地方党报走向困境的内在原因。从表面上看,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出众多的传播形式、传播载体,网媒、微媒等分享了传统地方党报的“蛋糕”和市场,分流了传统党媒的受众,影响了地方党报的发行量和广告量,从而危及到了地方党报的生存。实则不然,由于地方党报墨守成规,缺少创新和远见,没有跟随技术进步的脚步而改进产品和体制,必然落伍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地方党报的“陷阱”主要体现为在发展路径选择上,按既有模式,“往后走”回不去,“往前走”行不通,“原地等”同样没有生路。一是家丑“亮出来”:争取上级和各个层面的广泛支持、理解同情。二是旧账“挂起来”:对历史负债进行区别对待实现轻装前进。三是方向“明起来”:明晰发展规划和美好愿景着力激发员工的精气神。四是管理“严起来”:严肃工作纪律和人事纪律形成优良作风。
体制设计不合理削弱了地方党报的内生动力。地方党报的自我生长机制断裂,是因为体制设计不合理束缚了地方党报的活力。地方党报的体制改革不彻底或方向性选择失误决定了走向衰落的必然趋势。世纪之交的文化企业改革轰轰烈烈,地方党报同样被纳入到这一改革之中,绝大多数地方党报都挂上了“报业集团”的牌子,明确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经费形式为自筹自支。从动因来看,转为报业集团或自筹自支,与能够冲破监管束缚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利益诉求是相适应的。当时由于市场刚刚放开,地方党报处于“龙头老大”位置,坐等都可以“数钱”,不仅不愁赚钱,而且愁的是咋样把钱花出去。但这种局面和利益诉求是有历史阶段性的短视的。随着市场发育逐步走向成熟,这种“坐等数钱”的时代也必然终结。由此形成的报业集团本身,就内涵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一些不具备成立“集团”条件的报社,也生拉硬扯,弄一些空壳机构,拼凑成“报业集团”。“报业集团”一哄而起,既有先天不足,即产权不清晰,更有后天成长乏力,即不是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这种体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改革探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风向标作用,而且确实对地方党报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实行“报业集团”体制以来,由于监管不力,失去了自我纠偏的能力。盲目扩张,造成人员、负债失控局面,形成众多历史遗留问题。“集团式”改革,既把地方党报的发展一下推向市场,迈向顶峰,也注定了必然走向低谷。
“党政事企”不清的跨界性质助推走向困境。地方党报社或报业集团到底是什么,性质缺少准确定位。一般情况下,地方党报社或报业集团,定位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序列划分上按党群序列对待,干部管理和纪律、审计、考核上作为党委或政府部门即机关对待,工资核定、人员招录聘用及争议处理等按事业单位对待,税收征管和经费形式按企业对待。在这样一种态势下,地方党报的运行成本、风险远远高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机关、事业、企业间游离,有时多头管理,有时谁也不管。管理上有时偏重于机关和事业单位,有时偏重于企业,政策摇摆不定。既需要经营,又承受不起风险。致使一些地方党报的领导团队特别是主要领导,不敢放手开展工作,只能推着干,遇见问题绕着走,不去触碰主要矛盾,以“无为”换“有位”,心思不是放在事业发展上,而是更多地考虑个人得失和进退,以“安全”转岗为第一追求。这种情况持久生成,局面失控不可避免,走向困境成为必然。
文章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ccdxxb.cn/qikandaodu/2020/1016/514.html
上一篇:“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一个让我难忘的地方